3月14日,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工程咨詢研究院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全面總結工程咨詢研究院在技術創新、產業融合、數字化賦能及人才培養領域的階段性成果,探討下一步重點發展方向。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工程咨詢研究院院長郁勇,公司副總經理、工程咨詢研究院執行院長孫靜,工程咨詢研究院領銜專家、秘書長,科技創新部等參加會議。

打造更高能級平臺,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工程咨詢研究院運行總監黃科鋒匯報了總體工作情況,公司工程咨詢研究院于2023年8月正式揭牌成立,以十二個研究中心為主體,鏈接行業、高校和企業專家資源,打造了“產學研用”創新共同體,發揮了在核心業務賦能、新興產業與市場開拓方面的引領性先導性等功能。
工程咨詢研究院圍繞機場交通、石油化工、基礎設施、城市更新、數智造價等專業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數字化平臺與裝備研發、重大工程科技服務及業務產品創新,將數字巡檢機器人、無人機質量安全巡檢等成果應用于北外灘91街坊、東方樞紐、浦東機場四期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提供科技服務支撐50余次。
工程咨詢研究院為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提供政策文件與管理制度編制等技術咨詢服務,包括《上海市建筑業行業發展報告》、《上海市智慧工地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7年)》等。
工程咨詢研究院開發智慧工地測評、臨港新片區城市體檢、市政設施養護等新業務。

凝聚智慧向新而行,共商共話創新發展
機場交通建筑研究中心、投資決策咨詢研究中心、數智造價研究中心在專題技術報告中,重點分享了專業化能力建設、業務拓展及典型成果案例,包括民航建設領域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投資決策前期咨詢服務、全過程咨詢造價大數據與數據資產構建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與新業態開發的創新做法。


工程咨詢研究院各研究中心針對專業領域技術現狀與趨勢、業務市場分析以及中心建設與運行機制等充分研討并聚焦了下一步發展重點:一是融合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數字技術,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在新產業培育、新領域拓展方面,錨定市場和客戶需求,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三是加強研究中心業務和資源共享與集成,打造全過程工程咨詢集成化業務優勢。同時將在技術知識共享機制、業務集成合作、項目管理負面清單等方面持續發力。.7萬平方米,站場規模為15臺30線,規劃至2035年到發客流量6000萬,至2040年到發客流量8000萬人。作為國家沿海通道重要節點、上海四大主客站之一,東方樞紐上海東站不僅承擔著重要的國家鐵路功能,同時兼顧服務市域鐵路和航空功能,是集國家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及機場捷運等交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科技產業創新融合,助力發展智領未來
孫靜提出工程咨詢研究院要在技術與產品創新、專家智庫打造等方面繼續發揮好對外合作與品牌提升的窗口作用,加強工程咨詢技術創新與服務創新,不斷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行業影響力。

郁勇肯定了工程咨詢研究院在科技賦能業務發展、補強產業鏈服務創新短板、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發揮的示范引領作用,并希望進一步聚焦前沿科技創新、業務融合發展以及產業生態合作,創造性地形成有建科特質的可持續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助力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